案例分享

180名接受HRT-FET女性进行黄体支持治疗结果分析

基本资料  

对180名接受HRT-FET的女性进行黄体支持治疗,并在黄体支持第14天测量血清孕酮浓度(SPC),比较单独使用阴道用黄体酮(MVP)与阴道用黄体酮+地屈孕酮(VP+D)的ART结果。在HRT-FET周期中,单独使用阴道黄体酮的部分妊娠女性血清孕酮水平降低,并展现了较低的持续妊娠率。

低血清孕酮组流产率(35.7%)约为非血清低孕酮组(13.1%)的2.7倍,持续妊娠、胎儿心管搏动阳性率和流产率,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孕酮的临界值为10.7 ng/mL,是预测妊娠后续过程的良好指标。

地屈孕酮+MVP  N=76

结果:

非低P组(N=47)与低P组(N=22);

胎心阳性率 90.4% VS 91.7%;

妊娠9周末持续妊娠率 84.6%VS 83.3%。

结论:补充地屈孕酮可改善低孕酮水平女性的妊娠结局。

荟萃分析:口服地屈孕酮进行黄体支持可获得更高的妊娠率和活产率  

一项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评估了口服地屈孕酮与微粉化阴道黄体酮(MVP)用于黄体期支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研究方法:

在Embase和MEDLINE数据库中检索评估每日口服地屈孕酮(20-40mg)与MVP胶囊(600-800mg)或凝胶(90mg)的黄体期支持对新鲜周期IVF女性妊娠或活产率影响的研究。提取个体病例数据(IPD)用于主要分析,随后提取可用数据和汇总数据用于二次分析。

纳入标准:

● 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双盲、单盲或开放标签);

● 研究对象包括接受新鲜胚胎移植体外受精的女性;

● 通过评估妊娠率(主要代谢物的持续妊娠率),比较口服地屈孕酮(每日20至40毫克)与MVP 胶囊(每日 600 至 800 毫克)或8% MVP 凝胶(每日 90 毫克)的妊娠率和活产率的研究。其中,主要IPD分析针对持续妊娠率,对汇总数据的二次meta分析针对持续妊娠率和临床妊娠率)或活产率。

纳入情况:

● 九项研究符合纳入条件;两项研究具有合适的IPD(FAS集:n=1957)。在IPD荟萃分析中,口服地屈孕酮与妊娠12周时继续妊娠的几率显著较高相关(OR 1.32;95%CI;1.08~1.61;P=0.0075),与MVP相比,口服地屈孕酮活产率更高(OR1.28;95%CI,1.04-1.57;P=0.0214)。

● IPD和汇总数据的荟萃分析也表明,口服地屈孕酮(20-40mg/d)和MVP(600-800mg/d)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妊娠:OR,1.16;95%CI,1.01-1.34;P=0.04;活产:OR,1.19;95%CI,1.03-1.38;P=0.02)。两组之间安全性相似。

image.png

口服地屈孕酮具有多重优势  

以患者治疗需求为中心,合理选择用药方案

● DYG vs 口服微粒化黄体酮 口服地屈孕酮的生物利用度达28%,高于口服微粒化黄体酮10-20倍,低剂量可起效。

● DYG vs 阴道黄体酮 阴道黄体酮给药后2-6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地屈孕酮口服后0.5-2.5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

● DYG vs 肌注黄体酮 肌注黄体酮后6-8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而后逐渐下降;地屈孕酮服药3天后血药浓度达稳态。

口服地屈孕酮与MVP对子宫内膜作用未见差异  

● 研究类型:随机、交叉、双盲、双模拟研究。

● 研究样本:30名卵母细胞捐献者,年龄在18至35岁之间,有规则的月经周期,无宫内节育器,抗苗勒管激素(AMH)值在正常范围内,BMI在18至29 kg/m2之间。

● 研究周期:每位参与者经历两个卵巢刺激(OS)周期,每个周期后接受一周的LPS,分别使用O-DYD或MVP。观察血浆地屈孕酮(D)和代谢产物(DHD)浓度;组织学和转录组分析子宫内膜特征;免疫细胞分析。

● 研究结果:所有42个活检样本均显示分泌期子宫内膜(O-DYD组一次活检,MVP组两次活检),O-DYD组的平均周期日为23.9(±1.2),MVP组为24.0(±1.3),转录组分析RNA测序未显示两组样本之间显著差异的基因表达。

image.png

备注:以上内容出自 协和生殖医学发展大会 专题讲座 

更多关于案例分享及移植内容可参考以下文章:

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个体化辅助生殖助孕策略与难点

343例慢性子宫内膜炎不孕患者胚胎移植成功率分析

婚后5年未孕,移植失败3次,41岁的她如何逆风翻盘?

103例PCOS患者个体化生活方式干预且辅以地屈孕酮,自发排卵恢复明显

复发性流产疑难病例分享

6125例胎停育患者病因分析

孕31周狼疮危象 心跳骤停肺栓塞 体外氧膜合 (ECMO)成功救治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