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

357例不孕患者IVF-ET助孕后自然流产的相关因素分析

摘要:不孕症是一组因排卵障碍以及盆腔、宫腔和输卵管疾病诱发的生殖障碍疾病,虽然对症治疗可有 效解除病理因素的负面影响,但是自然受孕的几率仍较低,因而对于不孕症患者往往会采用辅助生殖 技术帮助其成功受孕。尽管不孕症患者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可成功受孕,但是受孕后仍存在一定的自然流产风险,不仅会对患者身体机能造成一定的影响,还会容易加大其心理压力,对其后续受孕造成 不良影响。因此,对不孕症患者辅助生殖技术后自然流产相关因素进行明确十分重要,是提高其妊 娠成功率的重要前提。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 协和医院首次接受 IVF-ET  助孕并临床妊娠的 357 例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自然流产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一、基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在中国 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接受 IVF-ET 助孕的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

●符合不孕症诊断标准者;首次接受 IVF-ET 助孕并临床妊娠者(即移植后28d超声检查有孕囊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者。

排除标准:

临床资料缺失者;中途退出随访或失访者;●妊娠后出现妊糖症、妊高症、子痫等妊娠期并发症者。本研究经北京协和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编号2023-KY-01)。

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临床资料、男方精液参数、疾病史/既往史、IVF-ET 相关资料。基础临床资料包括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文化程度、不孕年限、不孕类型及不孕因素;男方精液参数包括精液体积、精子活力、精子浓度、精子液化时间和精子 DNA 碎片指数(DFI);疾病史/既往史资料包括人工流产史、自然流产史、宫腔操作史、子宫肌瘤患病史和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病史;IVF-ET 相关资料包括促排卵方案及促性腺激素、移植胚胎数量/质量。

二、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述,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率)[n(%)]表述,使用χ2 检验和秩和检验。应用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影响因素,OR<1属于保护因素,OR>1属于危险因素。研究检验水准为α=0.05。

三、结果  

两组临床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的 357 例不孕患者。年龄25~43岁,平均(32.69 ±5.81)岁;BMI 17.36~28.93 kg/m2,平均(23.05 ± 3.86)kg/m2。按照接受IVF-ET 助孕后是否出现自然流产情况分为未流产组(n=312)和流产组(n=45)。

(1)女方基础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间年龄、BMI、人工流产史、自然流产史、宫腔操作史、子宫肌瘤患病史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现为流产组年龄更大、BMI 更高、人工流产/自然流产/宫腔操作次数更多、肌瘤病史比例更高。两组间文化程度、不孕类型、不孕年限、PCOS 病史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1)。

image.png

(2)男方精液参数比较:两组间男方精子浓度、精子活力、精子DFI 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流产组精子浓度/活力更低、精子 DFI 更高;两组间精液体积、精子液化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2)。

image.png

(3)促排卵及胚胎移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间移植胚胎质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流产组移植胚胎质量更低。两组间促排卵方案及促性腺激素用量、移植胚胎数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3)。

image.png

四、不孕症患者IVF-ET后自然流产的相关因素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  

应用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自变量和赋值见表4。结果发现,年龄≥35岁、BMI>24kg/m2、男方精子活力为 D 级、男方精子浓度≤15×106/ml、男方精子 DFI>20%、人 工 流 产 史 >3 次、自 然 流 产史>3次、宫 腔 操 作 史 >2 次、有 子 宫 肌 瘤 患 病史、移植胚胎质量为 C级是不孕症患者 IVF-ET 助孕 后 自 然 流 产 的 危 险 因 素 (OR>1,P<0.05) (表5)。

image.png

image.png

五、讨论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不断优化,大大提升了不孕症患者的受孕率,但是由于孕期十分漫长,受孕后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自然流产的发生,不仅会损伤母体身体健康,还会打击患者妊娠信心。因此,为了更好地提升不孕症患者妊娠成功率,需要对其辅助生殖技术后自然流产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本研究应用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影响不孕症患者IVF-ET 助孕后自然流产的因素如下: 

(1)年龄: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35岁是影响不孕症患者IVF-ET 后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分析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的黄体功能会出现减退情 况,导致卵巢卵泡发育不良和子宫内膜对孕激素的 效应变差,从而影响胚胎的发育而诱发流产。 

(2)BMI:本研究结果显示 BMI>24kg/m2 是影响不孕症患者IVF-ET 后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分析原因是,BMI越大则表示肥胖情况越严重,肥胖人群往往存在内分泌紊乱情况,而孕期女性的内分泌功能也会发生变化,加大内分泌紊乱情况,增大妊娠期并发症发生风险,进而使得其自然流产的风险加大。

(3)男方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男方精子活力为 D级、男方精子浓度≤15×106/ml和男方精子DNA 碎片指数>20%是不孕症患者IVF-ET后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分析原因是,精子活力D 级表示精子活力极差,而精子活力差、精子浓度低和男方精子 DFI大表示精子质量不佳,精子质量不佳会导致受精卵的质量降低,使得自然流产的风险加大。

(4)人工/自然流产史以及宫腔操作:本研究结果显示人工流产史>3次、自然流产史>3次和宫腔操作史>2次是影响不孕症患者IVF-ET 后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分析原因是,多次流产和宫腔操作会导致女性的宫颈功能障碍,而妊娠期间胚胎会对宫腔产生压力,存在宫颈功能障碍者对宫腔压力的抵抗力较弱,从而导致宫颈张开,加大宫颈感染的风险,而宫颈感 染 会 刺 激 子 宫 收 缩,导 致 自 然 流 产 的 发生。

(5)子宫肌瘤患病史:本研究结果显示有子宫肌瘤患病史是影响不孕症患者IVF-ET 后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分析原因是,子宫肌瘤患者往往需要手术切除病灶才可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而手术切除过程中会对子宫内膜造成一定的损伤,或是导致宫腔面积变形,从而使得胚胎着床障碍,加大自然流产的风险。此外,有子宫肌瘤 既 往史的患者,在手术切除后容易因为宫颈牵拉而出现宫颈黏膜损伤和宫颈管缩短情况,严重者还会形成宫颈瘢痕,从而导致宫颈粘连的发生,而宫颈粘连会影响子宫血液供应和内膜激素支持,导致孕期为胚胎提供的 养 分 不 足,使 得 胚 胎 发 育 障 碍 而 诱 发 自 然流产。综上所述,不孕症患者的年龄越大、BMI越高、人工/自然流产次数越多、宫腔操作次数越多、有子宫肌瘤患病史和移植胚胎质量差可增加IVF-ET 后自然流产的风险,且男方精子活力差、浓度低和男方精子 DNA 碎片指数大也会加大IVF-ET后自然流产的风险。本次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是回顾性研究,回顾性研究设计可能存在回忆偏倚和信息不完整的问题,影响结果的准确性,且样本量较小,今后可以考虑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更好地控制潜在的干扰因素,并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在未来的研究中扩大样 本 量,以增加研究结论的说服力和适用性。

更多关于流产及助孕内容可参考以下文章:

复发性流产疑难病例分享

6125例胎停育患者病因分析

人工流产对生殖健康的不利影响

孕31周狼疮危象 心跳骤停肺栓塞 体外氧膜合 (ECMO)成功救治1例

343例慢性子宫内膜炎不孕患者胚胎移植成功率分析

婚后5年未孕,移植失败3次,41岁的她如何逆风翻盘?

103例PCOS患者个体化生活方式干预且辅以地屈孕酮,自发排卵恢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