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

8例行IVF/ICSI助孕患者成功妊娠率分析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单胚胎移植策略对长效长方案结局的影响

一、基本资料  

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行IVF/ICSI助孕的患者,采用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促排卵且进行新鲜周期移植。

■ 纳入标准:

●采用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促排卵

新鲜周期移植

●形成至少2枚可利用胚胎

■ 排除标准:

●子宫畸形、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粘膜下子宫肌瘤

●复发性流产患者

●夫妻双方任一染色体异常

●重要数据不全的周期

分组  根据女方年龄分为<35岁和≥35岁亚组,根据新鲜周期移植胚胎类型不同,分为3组,分别为:

① 选择性优质单卵裂期胚胎移植组,即仅移植1枚优质的卵裂期胚胎;

② 单囊胚组:即移植1枚D5囊胚;

③ 两枚卵裂期胚胎组,即新鲜周期移植2枚卵裂期胚胎。

二、统计方法:

采用one-sample Kolmogorov-Smirnov对定量资料进行正态分布检验。非正态分布定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M(P25,P75)表示,组间定量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定性资料采用率(%)表示,多组间定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理论频数小于5时,应采用Fisher精确检验;采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分别计算校正后的比值比(Adjusted odds ratio,aOR)及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胚胎评级标准:

胚胎评级标准主要依据伊斯坦布尔共识,Ⅰ级胚胎:细胞大小相对均匀,形态规则,胞质清晰无颗粒及多核现象,碎片<5%;Ⅱ级胚胎为细胞大小稍不均匀,形态稍不规则,碎片为6%~20%;Ⅲ级胚胎为细胞大小明显不均匀,存在明显的形态不规则,碎片为21%~50%;IV级为细胞大小严重不均匀,胞质可有严重的颗粒现象,多核,碎片>50%。Ⅰ级、Ⅱ级为优质胚胎;Ⅲ级为可利用非优质胚胎;IV级胚胎为不可利用胚胎。

三、研究结果  

812a127446e2097bdecc720fac63e99.jpg

4fb123805ec26acf2a95991d43bd646.jpg

b8ba0910eeed38bd93881b852499a9b.jpg

90a311040e0c89db738dedf334515ac.jpg

9162c8460fbfc45283f9c7b739624d3.jpg

单囊胚组临床妊娠率高于单卵裂期胚胎(67.4%v52.5%,P<0.001)和两枚卵裂期胚胎组(67.4%s62.7%,P=0.006)。两枚卵裂期胚胎组的多胎率高达38.6%,显著高于单胚胎或单囊胚移植组(P<0.001)。

8599f6b89c71c4f4eb2c3e58a0ee522.jpg

对于高龄患者,单囊胚组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选择性优质单卵裂期胚胎组(58.2%vs30.4%,P<0.001)和两枚卵裂期胚胎组(58.2%vs47.8%,P<0.001)。两枚卵裂期胚胎组的多胎率高达29.5%,显著高于单胚胎或单囊胚移植组(P<0.001)。

cf23508c940ac0f320198b29ee21d33.jpg

在年轻患者中,以移植两枚卵裂期胚胎为对照,选择性单卵裂期胚胎组临床妊娠率较低(AOR:0.61,95%CI: 0.50-0.76,P<0.001),单胚移植的临床妊娠率与移植两枚卵裂期胚胎无统计学差异(AOR:1.09,95%CI: 0.94-1.27,P=0.259)。

ed3d8067346bd7051e607475f580d33.jpg

在高龄患者中,以移植2枚卵裂期胚胎为对照,选择性单卵裂期胚胎组临床妊娠临床率较低(AOR:0.40,95%CI: 0.25-0.65,P<0.001),单囊胚移植的临床妊娠率与移植2枚卵裂期胚胎无统计学差异(AOR:1.24,95%CI: 0.86-1.78,P=0.245)。

本研究通过分析早卵泡长效长方案新鲜周期移植数据表明,单囊胚移植优势显著,可达到较高的临床妊娠率,且多胎率低。对于年轻患者,选择性单卵裂期胚胎移植也可达到较为满意的临床结局。

四、讨论  

单胚胎移植的优势——OHSS 

●回顾性队列研究(双胚胎移植时期2004-2009年 VS 单胚胎移植时期 2010-2015年)

●单胚胎移植组的严重OHSS发生率、多胎率、首次获得活产的时间和医疗花费均显著低于双胚胎移植组。

年龄小于40岁的女性通过单胚胎移植更安全、快速地实现了首次活产。

单胚胎移植的优势——多胎率  

● 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 纳入人群:<36岁且有至少两个优质胚胎。

● 分组:① 单个新鲜胚胎的移植,如果没有活产,则随后移植单个冻融胚胎;

② 接受两个新鲜胚胎的单次移植。

● 观察指标:两组等效定义为至少获得一个活产的活产率的差异不超过10个百分点。

11-9.jpg

●单胚胎移植组:330名妇女中至少一名活产的有128名(38.8%)。

● 双胚胎移植组:331名妇女中至少一名活产的有142 名(42.9%)。

● 活产率: 无统计学差异。

● 多胎率:分别为 0.8%和 33.1%(P<0.001)

11-10.jpg

在患者预后良好的情况下,与 DET 相比,SET的活产率降低10%-15%,多胎率降低 47%。

备注:以上内容出自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生殖医学学术会议 专题讲座 

更多关于案例分享及移植内容可参考以下文章:

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个体化辅助生殖助孕策略与难点

343例慢性子宫内膜炎不孕患者胚胎移植成功率分析

婚后5年未孕,移植失败3次,41岁的她如何逆风翻盘?

103例PCOS患者个体化生活方式干预且辅以地屈孕酮,自发排卵恢复明显

复发性流产疑难病例分享

6125例胎停育患者病因分析

孕31周狼疮危象 心跳骤停肺栓塞 体外氧膜合 (ECMO)成功救治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