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问题:观察电针对DOR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和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将68例拟行IVF-ET的DOR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34例,脱落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进行内膜准备;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于膈俞、肾俞、命门、十七椎、次髎、中髎、天枢、气海、关元等穴行针刺治疗,同侧次髎、中髎,天枢、子宫连接电针,疏密波,频率2 Hz/15 Hz,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隔日1次,每周3次,持续3个月经周期至胚胎移植前1天。观察两组患者取卵周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的转化内膜日、胚胎移植日的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
结果:
本研究发现电针可以有效促进DOR患者的子宫内膜向更利于妊娠的A型转化,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从而提高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及活产率。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仅观察了子宫内膜形态的变化,尚缺乏子宫内膜血流及微环境等其他容受性相关因素的观察。在进一步的研究中,需进行多中心临床试验,进一步探讨电针对DOR患者其他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因素的影响,及其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