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母亲产前抑郁是后代早期精神病理学的已知危险因素;然而,需要区分潜在的风险传递机制。我们旨在测试被动遗传传播、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在母亲产前抑郁症状与后代早期内在化和外在化精神病理学之间的关联中的相对重要性。
方法:我们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来自挪威母亲和儿童出生队列研究(MoBa)参与者家庭的表型数据和遗传信息关系进行建模。本研究中使用的MoBa分析子样本包括22195名母亲和35299名儿童。我们使用了母亲在怀孕期间的自我报告的抑郁症状,如症状检查表所记录的,以及她们在出生后最初几年内子女的精神病理学症状报告(在18、36和60个月时使用儿童行为检查表进行测量)。
结果:发现母亲产前抑郁症状主要通过代际共享的遗传因素与早期精神病理学相关,这解释了41%(95%CI 36-46)的儿童内化问题方差和37%(30-44)的儿童外化问题方差。对于内化问题,表型传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占关联的14%(95%置信区间5–19),但这一作用被发现是由同时暴露于母体抑郁症状而不是直接暴露于子宫内引起的。
解释:母婴期抑郁症状与子女早期行为结果之间的关联可能至少部分由共享基因解释。当试图量化子宫内暴露于母体抑郁症状所造成的风险时,应考虑这种基因混杂。
未完待续……

完整文献,请识别添加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