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婴儿

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性植入失败患者IVFICSI结局分析:对累积活产率的影响

1.jpg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活动对体外受精/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周期反复植入失败(RIF)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比较在不同场合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RIF患者的妊娠结局,以探索适合这些患者的治疗方案并优化妊娠支持策略。

设计:前瞻性队列研究。

方法:从2008年到2018年,共有3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入选,包括1043个IVF/ICSI周期。所有患者在IVF/ICSI后均被诊断为RIF。根据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不同控制状态,将患者分为三个亚型,包括未治疗组、早期治疗组和晚期治疗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RIF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和累积活产率是主要结果;此外,还比较了受精率、有效胚胎率和优质胚胎率。

结果:早期治疗组和晚期治疗组的累积活产率高于未治疗组(早期治疗组为43.6%,晚期治疗组为46.3%,未治疗组为27.7%,P<0.001),但两个治疗组的子宫腺肌病和卵巢手术率较高。两个治疗组的实验室结果优于未治疗组,尤其是早期治疗组。未治疗组(46.24%)的IVF受精率低于治疗组(早期治疗组[64.40%]和晚期治疗组[60.27%])(P<0.001)。此外,早期治疗组的可用胚胎和高质量胚胎率远高于未治疗组(90.30%对85.20%,76.50%对64.47%).Kaplan–Meier曲线显示,未治疗组的患者平均需要23.126个月才能实现一次活产;而治疗组的患者需要相对较短的持续时间(早期治疗:18.479±0.882个月,晚期治疗:14.183±1.102个月)。

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对IVF/ICSI结局有负面影响。控制子宫内膜异位症活动可提高患者的累计活产率。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需要接受药物治疗以获得更好的预后,尤其是对于RIF患者。


未完待续……

微信图片_20210205173901.jpg

完整文献,请识别添加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