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共识

IVF/ICSI卵巢刺激指南

12.子宫内膜厚度

关键问题:子宫内膜厚度的监测是否会影响疗效及安全?

        子宫内膜在着床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子宫内膜发育充分是怀孕所必需。在卵巢刺激过程中,即使没有宫内手术或感染,超声提示子宫内膜薄被认为与IVF成功率低有关。目前,关于子宫内膜厚度(EMT)IVF结局关系的研究,其结果相互矛盾(Kasius等人,2014)Kasius等人的系统回顾报道有2.4%(10.724)的妇女子宫内膜薄于7mm(Kasius等人,2014)。最近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报道ICSI周期中有11%(517)的患者表现为子宫内膜薄(Coelho-Neto等,2015)。然而,在Holden等人的一项大型回顾性研究中,IVF周期子宫内膜薄<7mm的患者比例为5.5%(6331名妇女)(Holden等人,2017)

         证据:没有研究将监测子宫内膜厚度与不监测子宫内膜厚度相比较,故没有回答这个问题的理想研究。作为替代,我们关注关于子宫内膜厚度是否可以预测着床和活产的研究。结合一项包括22项前瞻性和回顾性研究(10.724例患者和周期)和最近几项研究,发现EMI对临床妊娠几乎没有显著影响(8)(Griesinger等人,2018年,Kasius等人,2014,Lamanna等人,2008年,Rehman等人,2015年,Zhao,等人,2014)。此外,Griesinger等人的研究称在胚胎移植当天评估EMT对活产的影响很小,可能受不确定混杂因素的影响。如果EMT确实是影响结果的独立因素,那么这一发现意味着,在20%的基线活产率下EMT增加2毫米会导致活产率提高约1.6%(Griesinger等人,2018)

3.png

        系统回顾和最近的一些研究也表明,与大于8mmEMT相比,EMT小于8mm显著降低妊娠可能(9)(Aydin等人,2013年,Gallos等人。2018年,Kasius等人,2014,Rehman等人,2015年,Ribeiro等人,2018年,Wu等人,2014年,Yuan等人,2016)

4.png

        一项大型回顾性队列研究(3319名妇女)报告,临床妊娠组与非妊娠组比较,其hCGEMT明显增厚(11.0±2.2vs.10.3±2.2mm)(zhao,等人,2014)。相反,在对435名妇女进行的一项大型前瞻性研究表明,妊娠与非妊娠组之间的子宫内膜厚度没有差异(11.2mm(9.8-12.7)11.1mm(9.5-12.9)(Zhang等人,2016)

        Holden等的研究显示,可妊娠的子宫内膜最薄厚度为3.7mm。在Coelho-Neto等人的研究中为5.6mm。这两次妊娠后都得到活产(CoehoNeto等人,2015年,Holden等人,2017)

5.png

        证据:有迹象表明,子宫内膜薄可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与持续/临床妊娠率低相关。这种子宫内膜薄的情况很少发生(2-5%)。在新的相反的证据出来之前,几乎没有合理的依据去干预薄EMT

        单次超声评估是必要的,以辨别非常薄或非常厚EMT的患者,对这种患者应进行适当的诊断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