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通过体外受精(IVF)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受孕的妇女比自然受孕的妇女更可能经历不良妊娠结局。宫颈机能不全(CI)是导致流产和早产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目前还没有关于接受IVF/ICSI治疗的妇女发生CI的潜在危险因素的公开数据。本研究旨在确定可纳入CI预测模型的风险因素,该模型可提供与IVF/ICSI治疗后CI发病率相关的进一步个性化和临床特异性信息。
患者和方法:这项回顾性研究包括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公立大学医院接受IVF/ICSI治疗后怀孕的4710名患者。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于构建和测试列线图的开发(n=3108)和验证(n=1602)样品。多元逻辑回归是在孕前临床协变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协变量与CI的发生有关。
结果:在所有入选患者中,共有109名患者(2.31%)发生CI。体重指数(BMI)、基础血清睾酮(T)、妊娠和子宫长度与CI的发生有关。根据BMI、血清T、妊娠和子宫长度建立统计列线图,发展中队列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95%置信区间:0.76–0.90)。验证队列的AUC为0.71(95%置信区间:0.69–0.83),在该列线图中显示了令人满意的拟合优度和辨别能力。
结论:用户友好的列线图图形化地表示了接受IVF/ICSI治疗的患者发生CI的危险因素和孕前预测工具,为医务人员提供了个性化决策的有用指南,在IVF/ICSI程序和随后的妊娠期间可以采取预防措施。
未完待续……
完整文献,请识别添加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