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超声是在超声显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为超声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诊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主要特点是在实时超声监视或引导下,完成各种穿刺活检、超声造影,以及抽吸、插管、注药治疗等操作,使手术更加直观、安全,从而减少并发症发生,不仅可避免外科手术,还可达到与外科手术相媲美的效果。伴随外科大手术微创化和微创手术介入化的发展趋势,介入超声技术日趋成熟,患者对手术质量、视觉美容要求也不断提高,各种妇科手术逐渐趋向于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我院自2002年始开展多种超声引导下妇科手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就近年来国内外介入超声在妇科手术诊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超声引导下无痛人工流产术
1.1 概述
传统人工流产手术是在无监视引导的情况下,凭医师经验、手感和熟练程度进行的手术,具有一定盲目性,容易出现人工流产不全、漏吸、子宫内膜损伤、月经减少或闭经等并发症,严重者可造成子宫穿孔、不孕不育等。尤其在子宫过度屈倾、子宫畸形、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孕囊过小等情况下,其操作更为困难,漏吸、吸宫不全的风险较高。超声引导下无痛人工流产术,是介入超声在妇科计划生育领域最早开展的一项手术。在超声可视技术引导监测下,宫内孕囊、吸引器诊刮吸头声像可清晰、准确地显示,从而指导术者操作时避开肌瘤等障碍,沿子宫走向迅速、准确地接触并吸出妊娠嚢及周围蜕膜组织,不仅缩短了手术时间,而且减少了出血量。当孕囊消失、子宫内膜线清晰时,即可停止吸引,以防吸引过度而损伤内膜基底层导致闭经或不孕。史文静等行阴道超声下无痛人工流产术179例,手术成功率100%,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失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均显著短于或低于对照组。我院行超声引导下无痛人工流产术2146例,成功率亦达100%,其中,3例为肌壁间妊娠,吸引器无法吸出孕囊,中途改用细针穿刺甲氨蝶呤注射成功;1例由于子宫较柔软且术者操作不当造成子宫穿孔,给予非手术治疗后愈合。
1.2 方法
患者排空膀胱或少量憋尿,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宫颈及宫颈前后穹窿,放置并固定窥阴器。静脉注射丙泊酚2~5ml,术者常规扩宫,在超声引导下,吸引管沿子宫曲度进入宫腔直达孕囊位置,启动吸引器,先吸出妊娠嚢并周边蜕膜组织,再吸刮宫腔,1~2周后超声检查见清晰内膜线,必要时按照宫腔大小及出血程度给予缩宫素。术后静卧3天,必要时给予抗感染及支持治疗。
2 超声引导下节育器取出术或置入术
2.1 概述
超声检查能准确显示节育器的位置、形态,提示宫腔内节育器、手术器械与子宫黏膜、肌层的准确解剖关系,故超声引导下取环术更为安全、准确,时间短,且出血量少。对于宫内节育器断裂者,术后超声可进一步监测有无残留或部分嵌顿。而超声引导下节育器置入术在术前即可观察到宫腔大小,便于选择节育器型号,在可视下将节育器准确放入宫底,并释放固定。本院行超声引导下节育器取出术362例,其中,节育器顺利取出359例,因置入肌层无法取出3例;要求人工流产后置入节育器246例均顺利置入,术后1个月随访,节育器均位置正常。
2.2 方法
术前体位及准备同前所述。对于要求取出节育器患者,在超声引导下明确节育器的位置、大小、形态,引导取环钩(器)到达环所在位置,将环取出;对于要求放置节育器患者,应在月经干净后3~7天或人工流产手术后置入,先以探针测量估计宫腔大小,选择合适型号的节育器,而后在超声引导下将节育器放入宫腔底,观察位置合适后使节育器两翼张开并卡置于宫腔内。
3 超声引导下输卵管通液术
3.1 概述
输卵管通液术是针对不孕症患者输卵管通畅情况的检查。该术式是将导管准确插入宫口部位并进入宫腔4~8mm,加压,在较普通通液压力增大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情况下轻松分离输卵管,将碎片冲出管腔,实现通畅的目的;同时,还可直接将透明质酸钠注入输卵管内,从而有效避免粘连,保护子宫内壁,避免复发。通过超声引导,能够清楚观察到输卵管形态与盆腔液面的变化情况、混合液气液回声在输卵管内的流动情况,以及输卵管是否存在增粗、伞端是否存在溢液,并通过推注感知压力,以判断阻力与输卵管通畅程度。临床上 X线引导下碘油造影及导丝治疗虽然效果肯定,但医师和患者均接触大量射线,因而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袁莉敏等在阴道超声引导下行导管导入通液术,并与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治疗效果差异不显著,但前者手术时间、费用等均短于或低于后者。有文献报道,采用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欣可聆注射液)彩色超声引导下宫腔镜输卵管插管通液,可显著减少盆腔再次粘连,维持输卵管通畅,提高妊娠率。
3.2 方法
术前体位及准备同前所述。造影前适当充盈膀胱,将双腔通液管置于宫腔,注入0.9%氯化钠2~5ml,使球囊充盈固定于宫腔。探头按照子宫走行横切子宫,待清晰显示两宫角后,术者开始推注预先配制好的通液混合液或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声诺维混合悬液)20~40ml,观察两侧输卵管内水流样或气液流样回声通过情况。(1)若通液过程中超声检查可见水流样液性安全通过输卵管,输卵管伞端可见扇面射流入盆腔,直肠液体增加,则视为输卵管通畅;(2)若推液过程中,患侧输卵腔内可见液体无回声带或串珠状无回声区,注液结束一段时间后暗区变小或消失,直肠窝液体增加,则视为通而不畅;(3)若通液后见长条状输卵管积水暗区,患者诉下腹部胀痛明显或输卵管未见扩张,伞部无液体溢出,盆腔未见增量液性暗区,药液倒流入阴道,则视为输卵管不通;(4)若液体经输卵管伞部流出后,积聚在局部,观察5min后未见散开,则视为盆腔粘连。
4 经阴道超声引导取卵术
4.1 概述
我国不孕症发病率7%~10%,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是目前治疗不孕症的重要手段之一。取卵是指卵子成熟后,在人体自然发生排卵前将卵子取出体外的方法,也是体外受精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在IVF-ET 治疗过程中,除促排卵和妊娠并发症外,卵巢穿刺取卵也是临床医师关注的重点。若手术操作不当,会引起出血、周围脏器受损、盆腔感染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卵巢出血坏死。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取卵具有操作简单、图像清晰、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和费用较低等优点,在临床上应用较广。较多学者在经阴道超声取卵术前使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或地佐辛麻醉,手术安全有效,镇痛更完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4.2 方法
静脉麻醉后,经阴道超声引导下迅速将取卵针穿过阴道穹窿,直达卵巢,穿刺卵巢内的卵泡,负压吸出卵泡液。若卵巢距离后穹隆较远,手术助手可在腹壁推压卵巢,避开血管、肠管、膀胱、子宫宫颈等,固定暴露卵巢内优势卵泡迎向穿刺针方向,以接近后穹窿,利于穿刺。另外,在操作中应尽量使用23.5G细针,以便吸取小卵泡,提高取卵率,并减轻疼痛,减少出血及对卵子和卵巢的损伤。
5 超声引导下异位妊娠嚢穿刺甲氨蝶呤注射治疗术
5.1 概述
异位妊娠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急腹症,治疗上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传统手术治疗伤害性较大,会对患者后期生育造成不良影响。静脉注射药物治疗效果一般且不良反应较大。而超声引导下异位妊娠嚢穿刺注射甲氨蝶呤,能够将药物准确注入异位妊娠囊内,短时间内即可使胚胎滋养细胞凋亡,终止宫外胚胎发育。但该术式治疗前须诊断明确,超声检查能够清晰观察到完整未破裂的妊娠包块(孕囊<9mm),且穿刺须用细针,以提高安全性。
5.2 方法
选用腔内探头,固定穿刺架,超声检查确定病变部位,腹壁按压病变部位使其距阴道后穹隆最近并用手固定之,超声引导下将穿刺针准确刺入异位妊娠嚢,抽尽囊液后将甲氨蝶呤40mg以0.9%氯化钠2ml溶解后注入妊娠囊内。每3天复查1次超声,观察异位妊娠嚢变化情况。治疗后患者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降至正常水平,超声检查显示妊娠嚢缩小至消失,为治疗成功;治疗后血 HCG不降或上升,超声检查显示妊娠嚢增大,可见胚芽及原始心管波动,为治疗失败。
6 超声引导下卵巢囊肿抽吸固化术
6.1 概述
超声引导下囊肿硬化治疗可以准确引导穿刺针,实时动态监控随着抽吸囊肿壁塌陷情况及硬化剂注入嚢腔内的分布过程,是囊肿硬化治疗重要的辅助技术,在现代医学盆腔良性囊肿辅助治疗方法中已上升为主导性治疗方案,在临床应用广泛。张妮妮等对卵巢囊肿71例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前后卵巢功能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介入治疗后短时间可能导致卵巢功能紊乱,约12个月后卵巢功能即恢复正常。聚桂醇是一种新型硬化剂,与同等剂量的液体硬化剂比较,治疗面积大,变态反应发生率低、不良反应少,可产生一定的麻醉效果,不致引起机体强烈的刺激反应,且具有收敛、抗感染等作用。李锋采用聚桂醇硬化治疗复发性卵巢囊肿60例,疗效与无水乙醇相当,但不良反应更少,患者耐受性较好。孙凤芝采用复方聚桂醇(无水乙醇与聚桂醇体积比为9∶1)硬化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49例,总有效率95.1%,患者疼痛显著减轻。
6.2 方法
根据囊肿大小及位置选择穿刺途径,尽量选择经阴道穿刺;对于无性生活史及部分已婚史,且腹壁较薄、囊肿靠近腹壁者,选择经腹穿刺。巧克力囊肿须在月经干净后4~7天内行穿刺治疗。经阴道穿刺者取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及阴道,穿刺前不必麻醉,将带有穿刺装置的阴道探头置于阴道顶端,调整方向,选择合适的进针入路,避开子宫颈及肠管;经腹穿刺者取仰卧位,穿刺前排空膀胱,肿物<5.0cm 者可适当充盈膀胱,以对肿物起到部分固定作用。彩色超声引导下选择最佳进针路径、角度和穿刺深度并避开血管,确定穿刺点,适当用力快速将PTC针刺入囊肿中心,确认针尖位于囊腔中心后,拔出针芯,即有囊液冲出或缓慢流出,先抽取5ml囊液送生化检查,然后尽量抽净囊液,注入0.9%氯化钠溶液冲洗囊壁至少2遍。若囊液黏稠,行负压抽吸囊液,见有脓液或陈旧性不凝血后,用0.9%氯化钠溶液反复冲洗(如为脓液,可改用甲硝唑注射液冲洗),直至抽吸液为淡红色或清亮液体。若囊肿为多房性且各房不相通,可在其中一个房腔内液抽吸干净后将穿刺针退至腹壁(不出皮肤),再穿刺另一囊腔。2%盐酸利多卡因2ml以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5ml,注入嚢腔局麻,保留1min后抽出,将无水乙醇注入囊腔内,立即抽出并观察液体浑浊度,注入等量无水乙醇。如此反复,直到抽出液清亮为止。最后注入聚桂醇空气泡沫(硬化剂与气体混合比例1∶2),用针管抽吸反复冲洗嚢腔数次,嚢腔内药物停留3min后尽量全部抽出,拔针,封闭针眼。如有出血,可用干纱球置于穹窿部穿刺点压迫止血。超声检查嚢腔无回声,嚢腔缩小至闭合。黏液性囊腺瘤为穿刺禁忌,若误穿,应尽量将囊液抽尽,并用乙醇反复冲洗后聚桂醇固定,以防种植,并抑制囊肿向周围出现肿瘤样转移。
7 超声引导下子宫肌瘤及内膜射频自凝刀消融术
7.1 概述
子宫肌瘤及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是一种不破坏盆腔生理结构,可保留子宫,且不损伤卵巢功能的微创治疗方法,其机制是利用射频产生的高温效应,使肌瘤组织或内膜组织脱水、凝固后被吸收,个别肌瘤还能自行排出。超声引导下射频自凝刀消融术,是运用自然通道穿刺,几乎无创,治疗后无不反应,患者无心理负担,使得子宫肌瘤的治疗更个性化。李茉等采用射频自凝刀消融术治疗黏膜下肌瘤58例,全部1次性切除。张彦青等采用射频自凝刀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77例,疗效满意。赵威武等对黏膜下肌瘤87例107个结节行射频自凝刀治疗,复发仅2例;子宫内膜消融769例,成功率100%,并发盆腔脓肿1例,宫腔粘连2例,后者可能是术后处理不当使宫腔内容物未及时排出继发感染所致。
7.2 方法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的治疗原则是,适当充盈膀胱,以利于清晰显示子宫病灶,且带走部分热量,避免损伤子宫周围脏器;超声引导医师与手术操作医师须密切配合;消融穿刺宜先后壁后前壁、先宫底后宫体,避免消融后的瘤体强回声干扰其他瘤体的消融;消融后及时沿穿刺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