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共识

子宫内膜异位症欧洲人类生殖和胚胎学学会指南

微信截图_20240930125338.png

微信截图_20240930125350.png


II.2.e.芳香化酶抑制剂

II.2.e.1疗效

关于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疼痛的最新系统综述发表于 2011 年。Ferrero 等人总结了 7 项研究,其中 2 项来自作者自己的小组(Ferrero,,2011)。每次试验的最小人数为 10 人。该综述发现,口服来曲唑联合醋酸炔诺酮(NEA)或去氧孕烯,或者阿那曲唑作为阴道栓剂(每日 250μg)或口服(每日 1mg)联合 OCP 治疗可显著降低绝经前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的疼痛。来曲唑加 NEA或曲普瑞林疗效似乎一致,但来曲唑加曲普瑞林比联合 NEA 产生更多的副作用。作者认为芳香化酶抑制剂应进行长期研究,以确定其在改善疼痛、副作用和患者满意度方面是否优于目前可用的内分泌疗法。一项 RCT 和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发表于 Ferrero 等人进行的综述所纳入研究的截止时间之后。该项RCT 包括 51 名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内膜异位性疼痛(性交痛、痛经、盆腔痛)的女性,在腹腔镜诊断和保守腹腔镜手术后,评分为 5 分或以上(至少一种子宫内膜异位性疼痛)。患者用来曲唑加OCP 治疗 4 个月(n=25)或仅用 OCP 治疗(n=26)(Almassinokiani , 2014)。研究显示 VAS 评分、性交痛、痛经和骨盆疼痛评分下降,但两组之间并没有差异。


该项前瞻性队列研究评估了 3 个月芳香化酶抑制(来曲唑 5mg/d)和孕激素反向添加治疗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大小和症状的影响(Agarwal Foster, 2015)。该研究比较了 8 名连续监测的女性在治疗前后 14 个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大小。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平均直径从 4.6±1.6cm 下降到 2.3±1.6cm(平均值±标准差),降幅为 50%。该研究还报告了 Biberoglu Behrman 量表中患者报告的症状终点评分减少,平均性交痛评分从 2 降至 0,平均性交疼痛和非经期盆腔痛评分从 1 降至 0


II.2.e.2.安全性和可用性

我们知道芳香化酶抑制剂在一些国家是不可用的(甚至是超说明书的)。最常见的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和阿那曲唑是芳香化酶的可逆抑制剂,与雄激素竞争芳香化酶结合位点。副作用主要是低雌激素,包括阴道干燥、潮热和骨密度降低。芳香化酶抑制剂使雌激素分泌减少,引起下丘脑-垂体轴的负反馈,故用于诱导排卵。因此,多胎妊娠率增高是该治疗的潜在并发症。先前有关心血管风险增加的报道尚未得到证实。


推荐意见(23

对于其他药物或手术难以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疼痛,推荐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因为该治疗减少子宫内膜异位相关疼痛。芳香化酶抑制剂可与口服避孕药、孕激素、GnRH 激动剂或 GnRH 拮抗剂联合使用。


推荐理由

该证据包括 2011 年的一项系统性综述及 2 项最近的研究。该综述主要包括直肠阴道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或既往手术和药物难以治疗的女性的非随机对照研究和病例报告,。缺乏有关芳香化酶抑制剂长期效果的证据。由于严重的副作用(阴道干燥、潮热、骨密度降低),芳香化酶抑制剂应只在所有其他药物或手术治疗方案都无法治疗时才使用。基于这些方面考虑,芳香化酶抑制剂应保留给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疼痛且通过其他药物或手术难以治疗的女性且(强推荐)。


II.4 节和第 IV 章分别描述了辅助手术以改善手术结果或防止复发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