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长期管理
基于循证医学的问题: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长期管理对预防其不良后果是否有益处(复发、并发症、恶性肿瘤)?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本病的病程。内异症通常被认为是一个慢性病,但关于疾病进展的报道很少。参与药物或手术治疗临床试验的患者被随机分配到研究中的安慰剂/假手术组,3-6 个月后第二次腹腔镜检查显示,约 29%的病例出现进展(rASRM 评分更高)(Evers, 2013),29%患者 rASRM 评分无变化,42%的患者 rASRM 评分更低。
有数据显示,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方法,本病 5 年内复发率为 20-50% (Guo, 2009)。然而,这是否就是本病的复发率,尚不清楚。虽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巧囊)可以很容易地通过超声监测到,但腹膜内异病灶只能经手术确诊。此外,由于病情的发生、程度和变化速度都不清楚,疾病分期与症状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较差,监测内异症是否可行,以及是否有益的问题就产生了。早期检查可以发现早期症状,避免复杂的治疗, 慢性疼痛发生的风险降低。
在一项小样本研究中评估了血清 CA-125 浓度在监测内异症中的潜在用途,研究中的女性进行了第二次腹腔镜检查。其中 24/26 的女性 CA-125 的变化与手术结果相关(Pittaway, 1990)。Matalliotakis 等人监测了接受达那唑治疗的内异症患者的 CA-125,发现治疗 3 个月后其血清水平显著降低。然而,没有 病程进展的相关报告(Matalliotakis 等,1994)。
在另一项使用血清 CA-125 水平作为疾病进展标志物的研究中(Chen 等, 1998),75 名接受手术和术后达那唑治疗的“晚期”内异症患者,作者得出结论,CA-125 不是监测治疗的可靠标志物。然而,在一年后接受二次腹腔镜检查的一小部分患者中,内异症复发患者(n=15)的 CA-125 水平高于未复发患者 (n=9)。 内异症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影响。因此,监测不应只集中在影像学和血液检查,还应考虑体格检查 和心理评估。
推荐意见(8-9)
对于确诊内异症的女性,特别是深部内异症和巧囊患者,应考虑随访和心理 支持,尽管目前没有证据表明长时间定期监测对早期发现复发、并发症或恶性肿瘤有益。 | ⊕OOO |
---|---|
虽然随访的频率和方式尚不明确,但应根据既往和目前的治疗方法以及疾病和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个体化管理。 | GPP |
推荐理由
目前还没有足够质量或规模的研究来回答内异症患者是否应该长期监测的问题。
补充资料
文献研究和证据列表的详见附件 7 和附件 8。(问题 1.6)
研究建议(R4)
GDG 建议进行大规模纵向干预研究,以调查长期管理内异症患者的潜在益处和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