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共识

更年期健康管理核心信息专家共识



b93d8ef4dae7bc4c195355151fa32e5.png

更年期是女性人生重要过渡阶段,随着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与加速,更年期保健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求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女性更年期健康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全方位、多学科、高效安全保障每一位妇女顺利健康度过更年期这一重要人生过渡阶段,相关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进一步普及更年期保健知识,提升更年期健康服务,全方位服务于民,惠及广大百姓是更年期保健分会成立的初心。本共识的制定,有助于推进多学科共同防治更年期相关疾病的进程,利于更年期保健各项工作迅速高效开展及有效实施,符合当前迅速增加的社会健康需求及国家健康策略。基于此,中华预防医学会更年期保健分会组织专家制定了《更年期健康管理核心信息专家共识》,全文如下。

1更年期的生理改变及绝经症状

更年期是指从女性生育期过渡到老年期的特殊生理阶段。更年期的标志性现象是绝经。更年期为妇女40岁后,相邻月经周期变异≥7 d10个月经周期重复发生[1]1年内无月经则判断最后1次月经为绝经;从更年期开始到最后1次月经为绝经过渡期、至绝经后1年为围绝经期;绝经年龄因人而异,年龄在485l岁口]。绝经有自然绝经与人工绝经之分。自然绝经是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造成,人工绝经是因手术双侧卵巢切除或化疗、放疗破坏卵巢功能而引起。

更年期需要全面健康管理。绝经症状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而更年期是老年慢性疾病的起始阶段。对更年期女性进行全面生活方式指导和健康管理,包括饮食、运动、控烟、限酒、心理疏导等,指导适宜人群开展绝经激素治疗,对非适宜人群采用非激素治疗,可以缓解绝经相关症状,延缓老年疾病的发生,实现健康老龄化。

2更年期发病机制

更年期主要是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表现为卵泡数目逐渐减少直至耗竭及雌激素水平呈现波动性下降直至永久性低下。

21激素水平变化

更年期早期女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主要为孕激素减少和缺乏、卵巢功能减退,卵泡发育不成熟,出现排卵障碍和不排卵,孕激素分泌明显不足,表现为月经不规则、周期时长时短、经期延长等。

22雌激素水平下降

更年期雌激素水平下降引发一系列近期症状和远期并发症,主要为血管舒缩症状、感觉异常、情绪变化、阴道灼热、尿急尿频、阴道干涩及性交疼痛等;更年期内源性雌激素水平下降,不能抑制破骨细胞的作用,易发生骨质疏松症;雌激素对绝经早期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雌激素水平下降,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心血管系统疾病风险增加口]

3更年期女性临床症状

更年期可出现月经紊乱、潮热、出汗、睡眠障碍、情绪变化和记忆力减退、冠心病的发生与血脂变化、骨质疏松与骨折、新陈代谢障碍、皮肤与关节衰老、胃肠不适等症状∞]。症状明显者应及时就医。

31 月经紊乱

月经紊乱是绝经过渡期的常见症状,开始于40岁左右,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则、经期持续时间长及月经量增加或减少,约10%妇女月经突然停止。此期由于雌激素水平波动,孕激素缺乏,易发生子宫内膜异常增生或内膜癌,对更年期异2常出血者应更加重视,必要时行子宫内膜病理检查。

32潮热、出汗

潮热、出汗是雌激素下降的常见症状。潮热发作的次数和持续时间有很大的个体差异,症状轻者每日发作数次,持续数秒;重者十余次或更多,持续数分钟。潮热在夜间或应激状态易诱发,如夜问发生潮热影响睡眠,日问发生潮热会感到疲乏、注意力下降。此症状可历时1年,有时长达5年或更长口]。自然绝经者潮热发生率超过50%,人工绝经者发生率更高。

33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是绝经期最常见困扰女性的不良影响之一,表现为人睡困难、多梦、睡眠中断易惊醒或早醒等,严重者甚至不能入睡。睡眠障碍会导致更年期女性紧张和急躁,难以集中精力,人际关系受到影响。

34情绪变化和记忆力减退

更年期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均会出现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症状,主要包括情绪异常、记忆及认知功能下降。

341情绪变化

更年期妇女常见易激惹、焦虑不安或情绪低落、表情淡漠、敏感多疑、不能自我控制情绪等症状,甚至出现抑郁隅],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

342记忆力减退

记忆力减退及注意力不集中也较常见。雌激素缺乏对发生阿尔茨海默病可能有潜在危险,表现为记忆丧失、失语失认、定向计算判断障碍及性格行为情绪改变。

35阴道干燥及生殖道萎缩

阴道、宫颈、子宫和泌尿道上皮是雌激素的敏感靶器官。雌激素减少可致这些部位组织发生萎缩性改变,导致相关临床症状。

351 阴道干涩及性交疼痛

绝经后妇女阴道黏膜发生萎缩性变化,出现阴道干燥、阴道缩小狭窄、分泌物减少、性生活困难等,也可造成反复阴道感染,即老年性阴道炎。

352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

由于尿道和膀胱的黏膜变薄、抵抗力下降,可反复发生尿路感染,出现尿急、尿频、尿痛、血尿等症状。

353压力性尿失禁

雌激素低下使尿道缩短伴黏膜萎缩性改变可导致压力性尿失禁。

36冠心病的发生与血脂变化

361增加冠心病发生率

雌激素对女性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可增加血流及抑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女性绝经前冠心病发病率低于男性,而绝经后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或梗死、高血压和脑缺血。绝经后妇女冠心病发生[91及并发心肌梗死的死亡率也随年龄而增加。

362血脂变化

妇女绝经后血液总胆固醇水平升高,不良脂蛋白增加,而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比率降低。

37骨质疏松与骨折

雌激素是维持妇女一生骨骼质量的重要激素,雌激素可促使甲状腺分泌降钙素,抑制骨吸收,对骨骼起保护作用。围绝经期妇女约25%患有骨质疏松,其发生与雌激素下降有关。甲状旁腺激素可刺激骨质吸收,绝经后妇女骨质吸收速度快于骨质生成,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吸收明显增加,造成骨质丢失及疏松。

38新陈代谢障碍

主要引起:肥胖。肥胖不仅与雌激素分泌减少有关,还与年龄增长、基础代谢率逐渐降低、体力活动减少、热量消耗和利用也相应减少有关。妇女绝经后全身脂肪重新分布,可形成向心性肥胖。钙磷代谢失常。钙磷代谢失常导致骨矿含量明显减少及骨质疏松,以脊柱、髋部较为明显,绝经后常见腰背疼痛,髋部、上肢骨折,若椎体发生骨折会形成驼背。水盐代谢失常。可发生不同程度的水钠潴留性水肿。糖代谢失常。血糖升高或糖耐量减低。

39皮肤与关节衰老

391皮肤衰老

更年期妇女皮肤干燥、瘙痒、弹性减退、光泽消失变薄易损伤,皱纹、色素沉着、老年斑、水肿等萎缩及退化性改变。

392关节肌肉疼痛

肌肉疼痛可能与运动后肌肉中乳酸的弥散能力减弱有关。骨关节疼痛常在晨起明显,可出现

全身性关节疼痛以膝关节多见。

310 胃肠不适

更年期可见恶心、咽部异物感、嗳气、胃胀不适、腹胀、腹泻、便秘等症状。

4更年期注重饮食健康

41注重合理膳食,保证营养素均衡摄入

更年期女性应合理膳食[13|,主食应适量,以谷薯类为主,每日主食控制在250400 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 g,薯类50100 g。食物种类多样化,多进食蔬菜和新鲜水果类,蔬菜保证在300500 g,应以绿色和彩色蔬菜为主,如菠菜、西兰花、彩椒等。水果保证在200350 g,种类需丰富。常食用蛋奶类、大豆类食物,每日奶类保证300 ml。并适量摄人畜禽肉食物,以鱼和禽肉为首选;适量摄入坚果和菌类,坚果总量控制在15 g以内,以原味最佳。每天食物种类应保证在12种以上,每周保证在25种以上。粗细搭配比例在2312即可,粗粮比例过高会损伤肠胃,也会影响营养素吸收。色彩搭配越丰富越健康,不同颜色的食物中富含不同营养素,可起到互补作用。

42 重点营养素关注,预防营养相关性疾病

421补充蛋白质

补充蛋白质能够延缓器官组织退化,提升免疫力。首选优质蛋白质,每日每公斤体重供给0710 g,特别要注重对高质量蛋白质的补充,包括瘦肉、乳类、禽类、蛋类、豆类等。

422补充氨基酸

如色氨酸、苏氨酸、缬氨酸和赖氨酸,这些氨基酸对提升免疫力、改善睡眠和焦虑效果显著。

423补充脂肪酸

适量脂肪摄入有益健康。脂肪摄人过少时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有效吸收。每天只需4065 g,少食动物性脂肪,适当食用植物油(25 g以内)。保证必须脂肪酸的摄人,如EPA 300 mgDHA200 mgGLA 100 mg,可适量补充亚麻籽、芝麻、葵花籽和南瓜子。

424补充维生素

维生素对于维持更年期健康非常重要,任何一种维生素都不可缺乏。维生素最好的来源是食物,尤其是蔬菜水果和动物性食品。并适宜补充维生素K,同时注重维生素CE的补充,每天补充600 mg维生素E可减少阴道干燥症状。维生素A建议补充5000 IU,维生素D每天应不少于400 IU。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多种维生素补充剂。

425补充矿物质元素

矿物质元素是维持身体功能的重要成分。钙能够强壮骨骼,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发生,每日应保证钙摄入量1 000 mg。铁元素对于造血具有重要作用,预防贫血,每日应保证铁剂补充15 mg。锌对性功能有补益兴奋作用,可适量进食海产品和动物内脏。镁、碘、硒、锰等元素对更年期健康也同样重要。

426补充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可减少胆固醇吸收,预防动脉硬化、肠道肿瘤,每日推荐摄入量2530 g

43足量饮水

推荐每天饮水15001700 ml(78)。首选白开水,茶水也是的较好选择。酒水、饮料不能替代饮水。少量多次饮水,清晨空腹、晚上睡前各1杯水。当运动出汗较多时,需及时补水。

44吃动平衡,维持适宜体重

441食不过量,保持能量平衡

定时定量进餐,控制总热量摄人,避免过度饥饿而引起的饱食中枢反应迟钝以及进食过快而造成的过量进食。每顿适当限制总量,并减少高能量食品的摄人。正确识别食品标签上的营养成分表,选择低能量、低脂肪,低糖的食品。日常减少在外就餐和外卖次数。

442适当增加体力活动

每周至少进行5 d中等强度体育锻炼,累计1 50 min以上。将工作、出行、家务等与运动相结合,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6000步。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进行锻炼,养成良好的活动习惯,并保证运动安全。

443保持适宜体重

体质量指数建议维持在185239 kgm2。根据体重变化规划自我饮食结构和运动情况。

45提倡少油、少盐、控糖、限酒,清淡饮食培养清淡饮食习惯,少食高盐和油炸食品。

培养清淡口味,逐渐做到量化用盐用油,每天食4盐不超过6 g,每天烹调油2530 g。注意隐性盐/油问题,关注营养标签,少食高盐()高脂肪、含糖量高的食品。糖分每天摄人不超过50 g,最好控制在25 gPA下。尽量减少饮用含糖饮料,注意隐形糖的摄入量,严格限制酒精摄人,每日应少于15 g

5更年期应适当运动

可缓解更年期的相关症状,改善和提高心血管、呼吸、内分泌等系统的功能,提高免疫力,保持骨骼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51运动原则

更年期女性应养成并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并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运动,坚持以下原则,是更年期运动保健的关键。

511持之以恒

坚持到底,才能收到良好的体育锻炼效果。

512循序渐进

遵循由小量活动逐渐增大运动量的原则,以不产生疲劳为度。建议每天运动持续时问不能少于30 rain,每周运动不能少于3次。

513动静适度

应以轻、柔、稳为原则。在体育锻炼初期,宁少勿多,宁慢勿快,逐渐递增。在运动时,应避免快速、旋转或低头及有可能跌倒的动作。不宜参加带有竞赛性或突击性的紧张活动,也不适宜长时问进行过于单调的重复运动。

52运动方式

521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可消耗葡萄糖、动员脂肪,并使心肺活动加强。包括慢跑、快走、健身操、太极拳等,最基本的运动方式。

522无氧运动

与有氧运动是相对而言的,指肌肉在缺氧状态下高速剧烈的运动,可导致气急、肌肉酸痛等。包括短跑、深蹲、仰卧起坐、平板支撑、俯卧撑等。

523运动频率和强度

运动的最佳方式为每周至少3次,30 min/次,强度达中等,抑郁症状和围绝经期症状可得到有效改善”6|,因此推荐更年期女性每周进行3次有氧运动,每次至少30 min4560 rain可以达到更佳效果,并增加2次无氧运动每次1 5 min,可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制订科学的运动计划,循序渐进,逐步增加运动频率和强度,养成运动习惯。同时对于既往有生育史的女性应额外关注盆底肌力及核心肌群的锻炼,合并高血压疾病女性在进行无氧运动时要尽量避免屏气动作。

53注意事项

531运动时间

早晨空气新鲜精神饱满,傍晚受生物钟的影响,人的体力和适应能力最佳,早晨和傍晚是锻炼身体的最好时间。进食后不宜立刻进行活动,应休息12 h后,才适宜锻炼。

532运动前后

运动前,应先做准备活动,可以防止突然剧烈活动造成的心慌、气促、晕倒等现象。运动后,应进行整理活动,使身体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以有利于全身脏器的调整,也可预防对身体不利的因素发生。

533 适当停止

身体不舒适或感到体力不支时,不能强行锻炼,可减量或暂时停止锻炼。科学运动,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健康的体魄,平稳度过更年期。

6更年期心理健康

更年期女性由于性激素波动或降低可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系统紊乱,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抑郁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联想缓慢、自我评价低、食欲不振等;焦虑者主要表现为情绪暴躁、易激动、失眠、大声哭闹等碎]

61更年期心理问题的评估

对于可疑焦虑、抑郁者应进行医学评估,可使用量表或心理CT系统进行评估

611焦虑抑郁量表法评估

常用量表包括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也可用SF36评分评价生活质量。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进行焦虑评分时,总分<7分为无焦虑症状,71 4分为可能焦虑,1 521分为确定焦虑,2229分为明显焦虑,>29分为严重焦虑。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抑郁评分时,总分<7分为无抑郁,717分为可能抑郁,1 824分为肯定抑郁,>24分为严重抑郁。sF36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伴睡眠不好的更年期女性可采用匹兹堡睡眠量表评估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量表总分21分,评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612心理疾病专家诊断系统评估

心理疾病专家诊断系统(又称为心理CT)是在计算机上设计相应问题,患者可以通过回答设置好的相应问题进行心理评估。测查结果由计算机自动进行计分和分析并生成心理图,每份有效测试将输出心理检查报告,心理CT可以对心理健康、心理素质进行比较全面的测量,有助于医生进行判断和治疗。

62更年期心理问题的运动饮食调整

日常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合理膳食,保证充足的营养,并坚持运动,推荐每周运动>3次,有氧运动可作为一种正性刺激,有利于缓解抑郁情绪,也能起减轻患者压力,改善情绪,同时缓解更年期抑郁障碍患者体重增加及躯体化症状。向患者介绍自我情绪调节方法,如音乐疗法;意念放松疗法、全身肌肉放松训练;叮嘱家属多陪伴、安慰患者,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63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在更年期抑郁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心理治疗,能使患者认识到不合理信念及负性认知想法,进而更深层次地改变负性认知结构,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认知行为疗法(CBT)对更年期抑郁患者有明显疗效。以正念为基础的减压疗法是CBT的一大分支,通过正念冥想、正念瑜伽、正念行走及身体扫描等技巧训练并提高自我接纳和应对能力,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更年期抑郁和焦虑的心理症状。心理治疗不能改善患者症状时可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以更快缓解相关症状。

6.4绝经激素治疗

更年期焦虑、抑郁与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补充雌激素能调节单胺递质的代谢,缓解情绪障碍。药物使用过程中需注意用药的适应证、禁忌证和慎用情况,且采用个体化方案,并规范随访。

 6.5抗抑郁、焦虑药物治疗

 目前已经普遍应用多种单胺类神经递质受体激动剂或再摄取抑制剂治疗心理情绪障碍。抗抑郁药主要包括:三环抗抑郁药、选择性5一羟色胺回收抑制剂(代表药物氟西汀、舍曲林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选择性5一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代表药物如文拉法辛等)NE及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代表药物如米氮平等)、选择性NE再摄取抑制剂(代表药物如瑞波西汀)等。抗焦虑药主要包括:苯二氮类药物(代表药物阿普唑仑等)5一羟色胺部分激动剂、B受体阻滞剂、抗抑郁药等。建议在精神科医生指导下治疗。 

66雌孕激素联合抗抑郁、焦虑药物治疗

患者出现症状就诊时应分析是属于更年期躯体症状还是抑郁、焦虑等精神神经系统症状,再根据症状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果躯体症状明显,首选性激素;如果精神神经系统症状明显,首选抗抑郁、焦虑药物;如果既有明显躯体症状又有明显抑郁、焦虑症状,在使用性激素的同时加用选择性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类药物等效果更好。

67中医治法

对于女|陛更年期情绪障碍,中医以补肾之阴阳为主,兼顾心、肝等脏器,主要采用疏肝解郁、养心安神、滋养肝1肾等,兼有针灸、按摩推拿等方法辅助治疗。

7更年期非激素药物治疗

科学规范的药物治疗可以缓解近期更年期症状,改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71现代植物药H1

植物药是经过物理、化学提取分离过程,定向获取和浓集植物中的某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的药物。目前现代植物药的代表一黑升麻提取物,可作为更年期妇女潮热、出汗等症状的治疗方案。

72植物雌激素

主要有来自大豆及其产物的异黄酮、来自大麦和富含油质植物的木脂体、来自一些水果和蔬菜的类黄酮以及来自豆类的芽胞和紫花苜蓿的香豆雌酚类,可轻度缓解有关症状。

73中医药治疗

治疗主要以补肾气、调整阴阳为主,对于改善更年期症状也有较好的作用。

8更年期激素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适宜进行更年期激素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更年期症状,预防骨质疏松,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81更年期激素治疗的获益与安全性

811更年期激素治疗的获益更年期的内涵是卵巢衰退,雌激素缺乏。补充雌激素是最有效的方法。激素补充能明显改善潮热盗汗、情绪低落、睡眠减退、记忆力下降等更年期症状,早期对心血管和预防骨质疏松均有保护作用。

812更年期激素治疗的风险

激素治疗虽然益处颇多,仍需严格执行适应证与禁忌证。

8121血栓风险

性激素治疗可能增加血栓风险,与开始用药的时机相关。绝经超过10年的女性,可能已经出现了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壁斑块形成,应用雌激素,可能使血管软化、血栓脱落,导致脑梗死、肺栓塞等;静脉血栓通常发生在用药最初的第一年,其风险也会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肥胖、吸烟、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或者有血栓病史或家族史的患者血栓风险也会增加,属于高危人群。为降低血栓风险,用药前需评估患者的血管状况;同时建议窗口期用药,即首次启动的时间在绝经10年之内或60岁前;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女性,用药前控制慢性疾病;肥胖、吸烟、易栓症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口服雌激素血栓风险高,可使用经皮雌激素降低风险。

8122乳腺癌风险

绝经领域的专家多项研究数据显示,用药5年内,单独使用雌激素不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雌孕激素联合用药时,乳腺癌的风险轻度增加(风险增加08),如联合用药中使用的是纯天然孕激素,如地屈孕酮,乳腺癌风险无增加。因此乳腺癌的风险与人工合成的孕激素相关。乳腺癌病因复杂,与乳癌家族史、肥胖、精神心理状态、不良生活习惯、生育哺乳等情况相关。激素治疗导致乳腺癌的风险低于肥胖、酗酒的风险。停止用药后,乳腺癌风险会逐渐下降。预防乳腺癌,应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规律的体检。

81_3获益与安全性的平衡

更年期激素治疗获益大于风险。具体到每一名女性,自身情况和主观意愿不同。用药前需要全面评估身体状况;如单纯为预防冠心病,不推荐;不同年龄女性启动激素补充治疗,获益不同;为最大程度获益、降低风险,推荐在卵巢功能衰退后尽早启动。

82 更年期激素治疗的适用人群、禁用人群和慎用人群

821适用人群

是指用药后能明显获益,如潮热盗汗、情绪低落、记忆力减退、骨关节疼痛等更年期症状;老年性阴道炎、性欲减退、性交痛、尿频尿急、尿失禁、反复尿路感染等泌尿生殖道症状;低骨量及骨质疏松。

822禁用人群

是指用药后有较大风险,如已知或可疑妊娠、阴道出血原因不明确、已患或可疑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近期有血栓性疾病、严重肝肾疾病、血卟啉症、耳硬化症、脑膜瘤者。这些人群常规不建议性激素治疗。

823慎用人群

需要慎用的情况包括: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增生史、未控制的糖尿病及严重高血压、有血栓形成倾向、胆囊疾病、癫痫、偏头痛、哮喘、高催乳素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乳腺良性疾病及乳腺癌家族史者。慎用并非禁用,需评估利弊后谨慎使用。治疗前和治疗中均应在专业医生指导和严格监测下实施。

83激素治疗使用的药物种类和方案

更年期激素治疗的核心是雌激素,加用孕激素的唯一作用是保护子宫内膜,预防内膜癌的发生。

激素补充治疗的药物分为天然和人工合成两大类。提倡使用天然雌激素和天然或近天然孕激素,以减少药物对肝脏的首过效应。用药方式有口服、经皮、经阴道等多种剂型。具体用药方案强调个体化:单纯孕激素补充,用于更年期早期月经紊乱的女性;单纯雌激素补充,用于已切除子宫的女|生;雌孕激素序贯治疗或连续联合治疗用于绝经后有子宫的女性,愿意继续来月经者可选择雌孕激素序贯治疗;绝经后仅有泌尿生殖道症状的女性,可局部使用雌激素;有血栓高危因素的人群,可以选择经皮制剂。制定用药方案时需综合考虑:治疗症状的需求、受益和风险之间综合评估、相关检查的结果、个人的偏好和治疗期望等符合患者自身需要的个体化方案。

84激素治疗中常见不良反应和预防措施

激素治疗可能出现如阴道不规则出血、乳房胀痛、恶心呕吐、转氨酶升高等副反应,症状常出现在最初12个月内,经过一段时问症状会自行消失。症状严重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841阴道不规则出血

常由绝经后子宫内膜对外源补充的性激素发生反应所致,不是女性恶性肿瘤的信号,对身体也无害处,不必过分恐慌。

842乳房胀痛

补充性激素后,乳房受到刺激可发生胀痛反应,并不代表乳腺发生严重病变,多见于最初12个月内,若症状严重需评估治疗方案。

843恶心呕吐、转氨酶升高

少数女性用药早期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可能由于药物至胃肠道反应所致,极少数患者会有肝酶异常等情况,应及时观察处理,酌情调整用药。性激素治疗不增加体重,可改善脂肪分布,有助于预防女性绝经后腹部肥胖。性激素治疗副反应发生率低,定期监测和疗效评估仍需按规范操作。

9更年期保健知识及指导

合理用眼、科学用耳、注意口腔卫生。当怀疑眼、耳、口腔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到医疗机构检查,遵从医嘱进行科学的干预或矫治。

91更年期视力的保护

绝大多数女性在4050岁时不仅视力会减退,也会出现老花眼。其实老花眼是人体生理的一种正常现象,是身体开始衰老的信号,应该更加注意视力的保护。

911经常眨眼、转动眼睛

眨眼能使眼肌经常得到锻炼,延缓衰老。眼睛经常向上下左右等方向回转动,可锻炼眼肌。

912正确掌握用眼方法

读书时应采取舒适坐姿,放松全身肌肉,读物距离眼睛30 cm以上,切勿过分前倾,则会造成背部肌肉劳损。忌在床上读书,眼睛疲劳时不应强行读书。从暗处到阳光下要闭目,避免太阳光直接照射眼睛,看电视、电影时间不宜过长,保持视力。

913锻炼及热敷

平时多进行运动锻炼,以增加全身血液循环,对眼肌有益处。每晚睡前采用温热水洗脸,洗脸时先将毛巾浸泡在热水中,湿敷在额头、双眼部位,头向上仰,双眼暂时轻闭,热敷2 rain,待温度降低后再洗脸。

914戴眼镜及手术

必要时验光配镜和CK手术治疗老花眼。

92科学用耳、注意保护听力

针对围绝经期女性听力的调查研究发现,在绝经后4年内女性左耳听力水平下降迅速,绝经后813年双耳听力缓慢持续下降口21;另一项10年随访的研究中也验证了女性在绝经后听力呈持续下降状态,并且听力水平在绝经前后2年下降最迅速,并且左耳在3 kHz的改变最为明显口引。

921 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应控制脂肪的摄人,注意微量元素的补充,做到合理膳食;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分紧张、情绪激动,预防突发性耳聋;戒除挖耳习惯,避免损伤外耳道、甚至鼓膜,导致急性感染;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疾病,预防听力减退。

922养成安全聆听习惯

控制个人音频设备的使用频度、强度和时长。单次使用时间不宜超过60 min,避免在较为嘈杂的环境中长时问使用个人音频设备;避免噪声伤害,不去KTV或打击乐很响的舞厅;有听力障碍者,应尽量避开强噪声环境,不在离主路较近的路边跳舞或锻炼,保护残余听力;不乱用药物,禁用或少用对听神经有损害的药物,一旦出现耳鸣、耳聋、面部蚁行感时,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注意安全,避免意外伤害,颅脑外伤或强烈震荡均可引起内耳损伤。

923发现问题及时就医

当发现单耳聆听或者出现需要他人提高音量才能听清、费力倾听方可了解交谈内容以及在嘈杂环境中聆听困难等情况时,尽早就医。

924科学治疗、干预和康复

听力障碍者应遵从医嘱进行科学的治疗、干预和康复。

925绝经激素替代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实施绝经性激素治疗,有利于减少听力损失。

93更年期口腔保护

早晚刷牙,经常进行叩齿锻炼,是保持口腔健康、有效预防龋齿及牙龈萎缩的最好方法。女性更年期前后,随着骨骼中钙质的快速丢失,牙槽骨出现疏松和萎缩,表面的牙龈也出现退缩,牙根逐渐暴露,牙齿遇到冷热酸甜会感到疼痛;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洁作用减弱,易发生口腔黏膜疾病,如口腔黏膜干燥、复发性黏膜溃疡、口腔扁平苔藓等;也容易发生口腔黏膜感觉异常,或味觉异常、口内有苦味或金属味,出现舌黏膜烧灼感或牙龈炎症加重等症状口41。建议更年期女性注意口腔卫生,每天坚持早晚刷牙,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每次刷牙不少于2 min,餐后3 rain内漱口。睡觉前和早晨醒后进行叩齿锻炼并按摩牙龈,可以减缓牙槽骨的吸收,甚至能促进牙槽骨的再生,防止牙龈萎缩。每年看1次牙科医生,进行1次牙齿洁治,保持牙齿稳固。

10更年期女性应定期体检

101更年期体检的目的

全面的健康检查能够评估身体的健康水平,指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体检可以早期发现各器官系统的器质性疾病,达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通过健康体检可以筛选评估绝经激素治疗的适宜人群;健康检查的结果有助评估绝经激素治疗的获益与风险,以调整治疗方案。

102更年期体检的内容

1021身高、体重、血压及心率

通过计算体质量指数,初步评估身体健康水平,指导生活方式。血压及心率的测量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初筛。

1022体格检查

系统的全身体格检查,可以发现身体异常情况。如乳腺检查可发现乳腺的肿块与溢液;妇科检查可以了解外阴、阴道、宫颈及子宫附件的情况,可早期发现宫颈病变、老年盆底障碍性疾病和老年性阴道炎。

102_3心电图、胸片

心电图及胸片检查可以初步排查部分心脏及肺部功能性和器质性疾病。

1024超声检查

妇科超声能够发现早期的子宫卵巢疾病,包括子宫肌瘤、卵巢肿物,同时监测子宫内膜的变化,可发现早期子宫内膜癌;乳腺彩超检查能够发现早期乳腺病变;泌尿系超声检查可以鉴别更年期激素水平下降所致的泌尿系统症状和某些泌尿系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肝胆胰脾双肾超声可以发现相关器官尤其是胆囊疾病,为医生选择个体化的绝经激素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1025骨密度的测定

雌激素下降会导致骨量的丢失增加¨…,骨密度的测量能够指导更年期女性预防或治疗骨质疏松症。骨密度检查可以视病情每23年进行1次。

1026血液检查

血常规、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检查可以排查血液疾病;尿常规能够帮助鉴别泌尿系的感染,同时也可排除膀胱、肾、输尿管的病变;生化检查能够了解肝、肾功能、血糖及血脂异常,监测药物治疗的安全性,以及指导健康的生活方式;甲状腺功能的测定可以排除甲状腺功能异常等。

1027宫颈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