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来潮,但不到三天就结束了 ,有的甚至就只有一 天,这种情况在妇科门诊较为常见。 很多患者都问医生该如何改善调理? 月经量少一般是由于脾胃虚弱、肝肾不足 气血亏虚、肝气淤滞导致的,建议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采用饮食和中药调理。
脾胃虚弱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 是气血生化之源。当脾胃虚弱时, 气血生成不足,月经失去足够的气血滋养,就会出现月经量明显 减少,或经期缩短不足两天。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如食欲缺 乏、胃脘胀痛、大便溏泄等;会出 现全身症状,如乏力、头晕、心悸 等;月经量少、色淡,或经期缩短、 延后,甚至出现闭经。 饮食 调 理 以清淡、易消化的 食物为主,避免油腻、辛辣、生冷 的食物。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 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鱼类、蛋类、 瘦肉、红枣、桂圆等。同时,保持足 够的水分摄入,以滋养气血。 中药调理 可以使用一些具有 健脾益气、养血调经的中药进行 调理。如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等 可以补气养血,当归、熟地黄、白 芍等可以滋阴养血,川芎、丹参、 益母草等可以活血调经。但应在 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 使用。 针灸调理 针灸是一种有效的 调理方法,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 穴位来达到健脾益气、养血调经 的目的。在针灸调理过程中,一般 会选取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胃 俞等穴位进行刺激。但应当注意, 针灸调理需要在专业医生操作下 进行,切勿自行尝试。 按 摩 调 理 脾胃虚弱可以通 过手法按摩来达到疏通经络、调 理气血的作用。可以选择以下穴 位进行按摩。①中脘穴:位于腹部 正中线,脐上 4 寸处。具有健脾和 胃、补益气血的作用,可以改善脾 胃虚弱引起的食欲缺乏、消化不 良等症状。②神阙穴:位于脐中 央。具有温阳散寒、补益气血的作 用,可以改善因脾胃虚弱引起的 腹泻症状。③关元穴:位于腹部正 中线,脐下 3 寸处。具有温阳固 脱、补益气血的作用,可以改善月经量少及气血不足的症状。
肝肾不足气血亏虚
肝肾不足会导致气血亏虚,进而影响月经量。肝藏 血,肾主水,当肝肾不足时, 会导致体内气血运行不畅, 经血生成不足,出现月经量少的情况。其表现为身体虚 弱,疲惫无力;月经周期紊 乱,月经量减少;睡眠质量 差,容易做梦;头发失去光 泽,容易脱落,甚至出现白 发;眼睛干涩,手足发凉等。
饮食调理
通过饮食来 补充营养,是调理肝肾不足气 血亏虚的重要方法。建议多吃 富含蛋白质、铁、维生素 C 等 营养成分的食物,如瘦肉、肝 脏、豆类、绿叶蔬菜等。同时可 适当多吃一些养血补血的食 物,如红枣、黑芝麻、核桃等。 避免食用过多辛辣、油腻的食 物,以免加重肝肾负担。
中药调理
在中医师指 导下,使用一些中药进行调 理。如当归、熟地黄、白芍等 具有补血养血的作用,淫羊 藿、巴戟天等具有补肾壮阳 的作用。但要注意,中药的运 用需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来 定,切勿随意使用。
针灸调理
针 灸 是 一 种 有效调理肝肾不足气血亏虚 的方法。通过刺激身体的穴 位,可以促进气血运行,调节 肝肾功能。常用的针灸穴位 包括三阴交、足三里、肝俞、 肾俞等。在进行针灸治疗时, 一定要选择经验丰富的专业 医生进行操作。 按 摩 调 理 按摩可以促 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 对肝肾不足气血亏虚的症状 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可以选 择膻中、中脘、气海等穴位进 行按摩。
肝气郁滞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具有调节情志、 促进气血运行的作 用。若肝气郁滞,则气 血运行不畅,影响月 经排出,导致月经量少。表现为乳房胀痛, 疼 痛 可 放 射 至 肩 背 部;常出现情绪波动, 如烦躁易怒、郁郁寡 欢等;经期小腹疼痛, 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 状;致月经不规律,如 月经提前或推迟、经 量增多或减少等。
饮食调理
肝 气 淤滞者宜食用疏肝解 郁、行气活血的食物, 如山楂、柠檬、玫瑰花 等。同时避免食用油 腻、辛辣、生冷等刺激 性食物。
针灸调理
针 灸 是一种有效调理肝气 郁滞的方法。可选取 太冲、行间、三阴交等 穴位进行针灸治疗。
中药调理
可 以 在中医师的指导下, 选用一 些 具 有疏肝解郁、行气活血的中 药,如柴胡、川芎、香 附等。 按摩调理 按摩可 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 肝气郁滞的症状。按摩 膻中穴(位于胸部正中 线)、期门穴(位于胸部 乳头下二寸)等穴位, 每 个 穴 位 按 摩 5~10 分钟,每天坚持按摩 可以有效缓解肝气郁 滞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