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共识

盆腔脓肿介入治疗专家共识(2021年版)

1.jpg


盆腔脓肿(pelvic abscesses)是育龄期女性常见急症之一,主要包括输卵管积脓、卵巢积脓、输卵管卵巢脓肿(tu⁃bo-ovarian abscesses,TOA)及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所致的脓肿,TOA累及输卵管和(或)卵巢[1],较单纯输卵管或卵巢积脓更为严重。依据早期的研究数据,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住院患者中约有 20% 存在TOA。2002 年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数据显示,TOA 的占比为2.3%[2]。盆腔脓肿除妇科原发盆腔炎性疾病外,还可由邻近器官炎症病变(如阑尾炎、克罗恩病、直结肠癌并癌性穿孔等)所致,本共识仅限于输卵管积脓、卵巢脓肿、TOA 等妇科原发盆腔脓肿。


盆腔脓肿临床表现多样,轻者可致急慢性盆腔腹膜炎;脓肿破裂可引发急性腹膜炎、肠梗阻、感染性休克等;细菌循环进入血液可引起菌血症、败血症;未及时治疗或未完全治愈者可导致不孕、异位妊娠及慢性盆腔痛(chron⁃ic pelvic pain,CPP)等,严重影响生育能力及生活质量。盆腔脓肿的治疗包括抗生素保守性治疗、介入穿刺(引流)或手术等侵入性治疗。影像学引导的引流技术,操作简便、创伤小、可避免手术切除器官或组织、对卵巢功能影响小、治疗效果不亚于传统的手术治疗,为此在盆腔脓肿的治疗中逐渐得到学界的认可。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外学术团体尚未形成盆腔脓肿介入治疗的共识及指南。鉴于此,笔者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参考国际相关交叉学科的指南,结合中国国情制定本共识,旨在指导临床实践。


未完待续……

二维码.jpeg

完整文献,请识别添加领取